頭頸癌篩查

August 30th, 2010

 

港人聞癌色變。但眾多癌症中,最普遍聽過的,自然是肺癌、肝癌、腸癌、乳癌等,但近年翻閱各大報章的健康醫療版,都不難見到「頭頸癌」一詞,究竟甚麼是頭頸癌?它包括身體的哪幾個部位?又有可徵症,如何預防呢?

個案佔癌症比率一成

常見的頭頸癌包括鼻咽、甲狀腺、口腔、咽喉、鼻、唾液腺和頭頸皮膚等部位的癌症。其實頭頸癌的發病率十分高,據統計,全球每年約有50萬宗新症,而本港每年約有2000多宗頭頸癌新症,有關數字更逐年穩定地增長,令人對這種癌症加以提高警覺。現時,這種癌症佔本港所有癌症的一成。頭頸癌中,逾半是鼻咽癌,甲狀腺癌佔近兩成。而提及成因,則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、酗酒、吸煙和進食過少蔬果,都會增加患上頭頸癌的風險。

逾半患者現病徵已屬晚期

頭頸癌患者一般會出現口水帶血、口腔潰瘍、吞咽困難、聲音沙啞、頸部腫脹、頭頸部疼痛等病徵。而頭頸癌與其他類型的癌症一樣,可分為四期。第一和二期是早期、晚期即第三和第四期。很可惜、逾半數的頭頸癌患者出現以上的病徵時,已是晚期。

晚期患者涉及高風險手術

但由於現時治療晚期頭頸癌的方法多數涉及高風險手術,患者接受手術後容貌會改變、言語和吞嚥功能亦會受損。雖然近年的治療方法已有很大的改進,例如多採用綜合性治療,即在手術後加上電療和化療,但病人的五年存活治癒成功率仍低於20%。單在04年,本港便有656人因頭頸癌而死亡。

預防勝於治療

由於頭頸癌對患者的健康影響甚深,因此關心健康的讀者,一定要戒煙和戒酒。此外,由於綠茶、蒜、薑、蔬菜、水果和番茄等,都含有可以抗癌的物質,亦有助減低頭頸癌發病的機會。因此,建議平日可多注意這方面的吸收,以提升身體的抗癌能力。

蛇麻醇酯助抗癌

我們發現不少蔬果有含有豐富的蛇麻醇酯,當中以芒果的含量最高,每毫克芒果約含50微克的蛇麻醇酯,其次則為鋸棕櫚(45ug/mg)、橄欖(32ug/mg)、提子(25ug/mg)、士多啤梨(25ug/mg)和無花果(20ug/mg)。我們從患有舌癌的裸鼠的研究結果發現,注射了蛇麻醇酯的一組裸鼠,體內的癌細胞明顯縮小,癌細胞的轉移亦受到抑制,療效是單用傳統化療藥的3倍。混合治療組別的療效就更顯著,蛇麻醇酯能增加傳統抗癌藥的效用高達40倍之多。從這個研究可能發現,多吃蔬菜和水果,有助預防頭頸癌。

早期篩查增痊癒率

逾半數頭頸癌患者出現病徵時,已屬晚期。但其實及早進行篩查,能有效發現和增加成功治癒早期頭頸癌的機會。現時,最常用的篩查方法有抽血和超聲波。抽血只可以篩查鼻咽癌、可以做EB病毒抗體(Antibody) 或無核糖酸(DNA)濃度檢查,而透過EB病毒濃度檢查,能有效篩查出80-90%的早期鼻咽癌患者。

有家族病史應抽血檢查

但由於有研究發現,所有成年人體内均隱藏著微量的EB病毒,而普查亦發現有5%南方中國人的血清EB病毒濃度高於正常水平。如果近親有鼻咽癌病史,則更有多達10%人士的血清EB病毒濃度會高出正常水平。數字亦顯示,血清EB病毒濃度愈高,則患有鼻咽癌的機會也愈高。EB病毒VCA抗體濃度由1/10 增至1/160,則患有鼻咽癌的機會便會由0.4%激增至32%。因此,醫學界一直建議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成年人,應定期進行抽血,以檢查EB病毒抗體(Antibody) 或無核糖酸(DNA)的濃度。

超音波掃描檢查腫瘤

超音波掃描是一種沒有輻射副作用的影像檢查方法,它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臨床診斷之中。現時超音波掃描可以應用於甲狀腺、口水腺和淋巴腺腫瘤的診斷上。超音波掃描可以發現體積少於1厘米直徑的頭頸腫瘤。圖一所示,利用超音波掃描甲狀腺右葉,這屬正常的影像。

圖一

 

但從圖二,利用超音波掃描甲狀腺右葉,則發現有0.4厘米直徑的不正常影像。經過初步的篩選,如果從超音波掃描中發現頸部出現腫塊,那便可以利用細針抽取腫塊細胞,以進行進一步的檢查,以確定病理。

圖二

 

有興趣進行超音波掃描篩查頭頸腫瘤人士,亦可聯絡耳鼻喉科,安排篩查之事宜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